薩哉爾璨 (Sa Za Er'Zun),藏語中的創世紀第一鐘聲,時間與空間最初的萌生之地,所有世界的的交點,所有一切的匯集,凌駕於一切之上,是虛無,也是存在,萬物真理的最初本質。

星期四, 10月 26, 2006

我們是個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家

隔了個100多公里的黑水溝,有個偉大的土地叫做中華人民共和國,那裡維基網路百科連不上,那裡GOOGLE被控制,那裡看不到CNN和BBC的新聞,那裡,看不到許多事實的真相。

現在我們這顆微不足道的蕃薯,當全世界用他們放大鏡去觀察我們時,我們用電子顯微鏡去看自己,去報導一個原子核大小的新聞,去了解他的故事,我不知道意義在哪裡,稍微一點大的分子團就可以頭版頭條,還可以寫個幾天的分析新聞,更不用提其他了,好像很仔細,但是我們卻只侷限一個極小層面的觀察而已,既不能深入也不能去宏觀觀察。

之前我說過了,沒有宏觀的教育,是不可能有宏觀的眼光,其實扮演知識傳播者的新聞媒體並沒有做好自己的本分,盡是報導一些根本稱不上檯面的東西,搞到最後我們眼界,居然比一個充滿言論陷制的中國大陸還要不如,攤開報紙頭條,"一顆綠豆發芽了!",之後還有一堆自以為論點很高調的民眾開始做他們沒有意義的評述,當我早餐看到這種報紙,真的實在是會把三明治當成豆漿喝下去。

其實你要做的很簡單,只要上個網,看看世界的新聞就好了。

有很多東西都是你的好朋友:
GOOGLE的新聞群組
CNN的國際新聞
BBC的中文新聞

其實你不需要被什麼X虎X摩,西森,TVXS,PXHOME 的新聞來降低你的眼觀,降低你的理性,反而增添那種無知的激進。

哪個比較合理,世界角度看台灣還是台灣角度看世界

教育的眼界在哪裡??

很簡單的問題,今天你去問一個國二生,在30秒內回答出十個國家的名字

再去問一個學國際貿易的大學生,30秒內回答出對台灣影響力最大的十個國家的名字

假如我們的教育無法讓一般在學學生知道世界上還有第十一個國家時,那麼我們的眼界不可能寬廣,一個一定要國際化的島嶼,不斷提倡(封閉?)的本土化,向心力的本土化不等於經濟的本土化,不等於交流的本土化,不等於意識的本土化,不等於眼界的本土化。

雖然說很多人可以不知道全世界有194(193?)個國家,但是一群人連個所謂的金磚四國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接下來的十一國,雖然學物理的學自然課學的去了解這些商學院的東西好像沒有幫助,但是當你所學的任何事物都要與你當下的利益有關係才有必要去接觸,這樣子的眼光未免太過狹隘。

道理不是掛嘴邊的,或許我可以慶幸,因為以一個一般的大學生而言我所擁有的想法和眼界和其他人來說比較寬廣(很多?),我知道一個思考趨勢對於我的重要性是有必要。

仔細看看吧,用網路部落格最喜歡的話題,新聞媒體,是不是就是這一回事,人家北韓飛彈你阿貓阿狗,人家泰國政變你搜購百貨,我不知道一顆長在台灣的綠豆發芽是個怎樣的新聞,我不想知道某某明星喜歡穿什麼牌子,我要知道,我們一個島現在和世界過的如何。

沒有國際觀的教育,當然搞不出什麼眼光宏大的新聞,說實話我沒時間看人家臭豆腐賣的好不好。

本土化的過度封閉。

我想問那些教育大官,國際觀的本土化,你能定義嗎???

星期三, 10月 25, 2006

人類的文明,演進到成為少數人領導的集權主義

世界很奇特,當我們宣稱民主人民可以當頭家的時代來臨時,我們宣稱我們可以自由的學術發展時,我們似乎無法脫離一些事物。當政治上擁有自由,當物質上擁有自由,但是我們思想和精神,或者說靈魂無法擺脫許多種種的束縛。

假如生物演進最後的究極目標不是散播基因,當生命已經跳脫這個散佈遺傳資訊的軀殼時,或許是最後的演進路線吧,明確的說,除非你死了,否則你還是會被一堆東西強烈的控制著,所謂的永世不能超生。

這個環節太大,我們直接切入我要講的話題,當我們的價值觀道德觀點以及許多束縛我們思想告訴我們是非善惡,當現在我們指控媒體記者是一群非常可惡的人,利用自以為是的民眾知的權利來捍衛自己所謂的"新聞倫理",來解釋自己的"民主行為",或者乾脆不多做回應。

其實當我們見到這些記者的對民眾以及新思潮的批判時,這些回應是無奈的,因為我們一般民眾,會去指出問題但不會去思考如何改變,或者我更直接,記者和上司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最直接的飯碗。

誰會甘願去做那種,去報導那種被民眾罵沒有人性的新聞報導,相信記者也有自己的價值觀和良心,當散佈某些資訊是一種罪惡時,其實也是萬分不願意的。為什麼呢,對於所有的大眾傳播業,有一種東西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收視率",有一句新聞名言說"好事不是新聞,壞事才是新聞",一般民眾更喜歡看悲劇或者更驚人的廝殺場面,火災就要要看哪場燒的最大,事故就要看哪家死的最多,所以到目前為止,我能說新聞業是一種娛樂產業。

或許當台灣霹靂火開始走紅的時候,新聞編輯們開始重新定位他們的新聞產品,開始背叛專業倫理,為了根本的收視率。

為了要滿足民眾"知的權利",新聞媒體開始橫越之前的規範,報導社會亂象不會讓民眾去檢討和面對現實,依照台灣人民的素質,只會把社會越弄越亂,當社會把亂源歸類為是新聞媒體時,其實記者們早有自知,他們本身也不想報導那種製造混亂新聞,但是面對"上司",社會民眾的"口味"股股壓力,要不然我想除了陳水X什麼扁的臉皮厚以外這些人早就改變了。

當然,一般民眾可不會站在記者的角度去思考,民眾可是沒有時間裡會去理會所謂專業資深媒體人的痛苦,要這種教育和價值觀的人民擁有同理心就像讓達到沸點的冰不要融化一樣困難,他們說不要看到羶色腥的新聞,或許腦袋中還是渴望更多血腥場面,要是說新聞媒體太糟糕我還不如說一般民眾太無恥,當然人是不會懂得檢討的。

這一篇不是要為媒體人辯護,而是要指出一個問題的根源,要我說今天台灣媒體離譜的負面轉變,我可以舉出連續劇就是一個例子,管它台灣霹靂火或者金色魔天倫,當這些東西出現,已經讓祈求看到特殊場面民眾有了大飽眼福的機會,要是說今天我們要歸咎責任,歸咎到這幾個指標性的節目和台灣一般民眾的欠缺理性變質口味,我覺得不會離譜,它讓新聞媒體開始重新取向。

其實很多新聞集團公司的領導,光是透過為了滿足收視民眾的欲望,逐步的改變台灣和社會之前的合諧風氣。於是我要說,身為現代文明重要指標的新聞產業,成為影響多數人的極少數人的集權意識型態領導。

星期一, 10月 16, 2006

暗示著寂寞的樂章

熟悉的旋律,一樣的場合,我有點忌妒,或許是我不知足,我也好想要...

18個年頭即將消逝,時間的匆匆我依然空虛,不知道是我笑的假還是想的太傻,我對世界,突然有一種很天真的期望。

歡笑,是嗎?

神,祂存在嗎,是救贖嗎

質疑...

當千萬生靈對天絕望,雙手唯一只有祈禱,最後的希望還是只有祈禱,我看見了你的殘忍,沒有什麼更加可怕的凶器,不必沾染鮮血,只有幻滅,只要吹熄最後那一盞代表希望的蠟燭,燈光渙散,無助的人們...

千億條生命,該被拯救的事物終究還是沒有被救贖,可怕的災難依然還是不斷降臨許多人身上,您用了人們的淚水汗水或者血水,搭起了自己的殿堂,沒有人被拯救,那只是一種巧合,一種絕望之中的巧合。

世界好亂,你(們)完全漠視旁邊的人們,我質疑你(們),你(們)的存在只會讓人更加絕望,我不喜歡你(們),好多人因為你(們)而死去。

最後,是絕望組成了人們希望....

我依然在頌...

星期三, 10月 11, 2006

開發中的民主,沒有素質

我承認現任的執政者做的某些事情極差無比,已經做到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地步,但是今天是個國慶典禮,場面上有許多國外貴賓,也有許多海外華僑,一群人在那邊擾亂秩序大喊阿扁下台,我承認執政者的臉皮和他執政上的堅持是一些難以啟齒的壞東西,但是見到這樣的民眾,我想我可能會不意外。

就算美國人再怎麼討厭他的執政者,也不會特地在國慶日砸場子,就算有人想要這麼做,在場的保全也會制止,雙十節早上的警察都放假了嗎,還是說混入人群製造混亂,或許吧,一堆很蠢的人民配上一個很蠢的政府,一群無知的人民配著一個無能的政府,一個沒有包容的人民配著一個沒有氣度的政府,一堆沒有素養的人民和糟糕的政府配著一個沒有希望的將來。

所謂的鄉民就是不會在適當的場合作適當的事情,我不知道那個百萬的數字是從哪裡統計而來,但是一個執政址的愚蠢可能就需要一百萬個人民的無知來附和他。政論家和批評家都是惟恐天下不亂,新聞媒體和報紙就是喜歡戰爭亂事,反正亂他們才有東西可以講,執政者喜歡演戲,不理性且激進衝動民眾的行為幫他錦上添花。


幾年前你買了一張電影票,不就是為了看一部電影嗎,現在你有了一個上百萬人演出的活鬧劇。

星期二, 10月 10, 2006

感嘆網路的言論自由,沒有規範不等於沒有規則

其實我有一些很莫名奇妙的習慣 ,我喜歡看網路新聞,但是我卻同時也很喜歡看他的新聞評論。之前我對於大陸的新聞的民眾評論蠻有意見的,因為我常常會看見這種的評論....

日本真是他X的不是好東西,美國狗通通去死,詛咒XXX的老媽被強姦,我日XXX你全家,我靠XXX...等等諸如此類的,此時心裡有個矛盾,假如說未來要統一,我們要和這種教育下的人同步嗎??這是一個很自大狂妄的講法,我常常認為受過完整高等教育的台灣人和大陸人交流,會不會發生可怕的磨合後果,其實有一度這種想法佔據了我對大陸人的看法。但是這其實是錯的,我的自以為是其實是很可恥的,於是我嘗試用我的方式去說服一些大陸朋友,希望他們想法可以宏觀,不要不理性,要一切以包容為主,注意網路禮儀,還開玩笑的說做到國民素質高到讓日本想要和我們統一,雖然這是一種玩笑,但也是我小小的心願,不過到最後我知道我是在作夢。

但是當我看見我們台灣的新聞,其實很多網友做的論述也是類似的時候,一樣也是他XXX的,我強X你,操XXX的,我的心理浮現的不是恍然大悟而是一種哀痛,我很好奇,民族的素養在哪裡,假如說大陸是因為教育政策和經濟因素影響,又假如說大陸普遍接觸網路的年齡層偏低;已經在民主制度下十多年的我們,使用網路發表意見和閱讀新聞的人也是有受過高等教育的,我們新聞自由和資訊普及率很高,是不是才真正該需要檢討,有這種文字出現,該怎麼辦???

有點矛盾,但是我不知道理想在這世界是不是另一種的幻滅.........

北韓的香菇

我不知道現在的交通運輸究竟有多麼原始,一個四面環海島嶼可以居然如此的與世隔絕,還是說我們蓬萊仙島,世俗與我互不影響。現在你可能對著電視豎起大拇指或者穿著紅衣服逛大街,但是我不知道我們媒體的眼睛是長在哪裡,還是說台灣這口井太小,看不見什麼藍天?

人家高麗在神不知鬼不覺(有嗎?)的情況之下種了一顆香菇,我們臺灣人知道的人居然非常的少,還是說一堆人都跑去玉山官邸了,沒在看新聞。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樣沒啥影響,或許我們應該等待明天的國際三大法人指數,或許可能還是沒什麼影響,等到你哪天生出畸形兒的時候或者得癌症時才會知道後果。

第一級產業的震撼彈,我們一定耳聾。

好吧,我要說的是,在戶外容易受到輻射線影響,要去遊行的各位請路上小心啊。


我很好奇,我們究竟要遲鈍到什麼時候??

最近的大型群眾運動

其實有個問題壓抑在我心中很久,我是很好奇。對於一個執政者的恨意,可以在一個禮拜就募集到1億多新台幣來支持這種活動來推翻他,或許這是一種民主運動的表態風範,也是台灣另一種詮釋民主的方式,是一種自由的進步,但是同一時間一些數字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設置在所有便利超商的捐款箱...
低收入戶免費兒童營養午餐基金6個月募款400萬,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3個月7000萬(企業募捐),低收入戶免費就學基金600萬,麥當勞慈善基金300萬...還有很多很多

我又想到了,一個南亞海嘯的捐款4億8千萬,但是這是對外且很多錢最後不知道流向哪裡...

太專注於的熱誠結果,我們忽略一些真正該被募款的事物,我們忽略一些應該真實關注的事情,真正的可提的沒有被關心,一堆錢就被拿去做那種花費性的娛樂消費,我會習慣把它當成一種嘉年華,我會期待2008的神聖一票而不是現在的發洩情緒,某種層面他凝聚了人民,但是它讓我們忘記了理性,一個制度在那裡,它是存在的,它可以被視而不見但是你不能擺脫它,然而或許吧,我對這種事情沒有激情,因為當我要搭捷運時,我的東西被人家採碎了(題外話)。

這一點要怪罪於媒體,就像之前我某個朋友所說的,看新聞是一種發洩手段,對於政治的無奈和無法改變的擔憂,讓我們做了最消極的行為,很多人由之前的理性思考變成懶於思考,成為新聞牽著鼻子走的一種沙發馬鈴薯,或許也是迫於現實的矛盾心理吧。

據說還有第二波,還有新的派系,不知道還有幾個營養午餐便當...

星期一, 10月 09, 2006

對於台灣人,一個更開放的國際化理性思維

企業家或者實業家喜歡用一個叫做"國際觀(Inernational Vision)"的字眼 ,感覺似乎是一種遠見,一種文明,一種先進不落俗套的正面概念,雖然這麼說它依然有負面的評議,但的確,事實上依然是正面遠大於負面,特別是對於這個四面環海的小島。

國際化是一種很前衛的字眼,也是一個商業色彩濃厚的用詞,或者可以說他是資本主義的模式,同時也能解釋身為一種18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殘留色彩。所謂的台灣兩岸議題可以受到如此小心翼翼進行,一個國家(或者獨立政權)的選舉可以贏得眾多世界新聞的國際版面,是因為有些地方我們將他國際"化"了。一個僅僅3萬6千平方公里的的小島,連非洲隨便一個面積都大上幾十倍的國家都不一定有機會站上CNN和BBC,一個小島對於世界其實有這樣大的影響,不是沒有他的道理,而是一種潛在的先天本質。

開放的思維,這是台灣的特色,這塊土地上很容易接納來自外來的東西,雖然說新加坡也是有點類似,但是和新加坡狀況不同,台灣的接受方式非常不受約束,不管好壞通通近來,都有機會躍上檯面,只要能夠不和我當下利益牴觸的東西,不管是什麼國家甚至是火星人都可以歡迎。

提到開放,一般民眾對於新事物的接納度比較其他國家高,因為台灣的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地理位置緊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和世界第三(第四?)大經濟體日本,又受到隔著太平洋遠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深厚影響,同樣的對於東南亞的國家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實際上,已經站在世界主要航道的台灣,對於新事物的接收是非常自然的事情,新事物也很容易被其他東西雜揉共存,形成了一種先天上的文化複雜,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其實一般民眾對於新事物的接納程度是非常高的,因為日常生活早已經被息息相關的影響。

但是全盤接收,不見得有益處,蘋果日報的香港式八卦新聞行為的影響就是個例子,90-95年代的台灣新聞,可能有些時候會做出很越軌的報導但是還是有個底限,直到蘋果日報以驚人姿態的登陸傳媒界以後,大幅度且誇張的報導方式,毫無忌諱的爆料行為,至今已經深深改變了改變台灣的媒體生態,而他"天外飛來一筆"的結果,過度自由化加上誇張化的新聞帶來的是負面的影響居多...

因為我們對於大量進出的新事物沒有好好整理歸納的技巧,全世界把新聞管制和其他資訊的管制的最嚴謹的有兩個國家,一個是中共,一個是北韓,但是台灣號稱全世界最民主且最過度自由的土地(不包括無政府國家),事實上沒有這種規範力量存在,限制言論自由或者其他自由是個很大的政治包袱,被貼上這個標籤的政治人物一般是不會有太好的支持率,所以自然不會有任何約束力量,新事物如同潮水一般湧進,而被改變的事物有如同瘟疫一樣爆炸似的透過台灣擴展而來。

那麼為了約束所以封閉自主好嗎?其實就算是好的也沒有那種力量存在,但是以台灣的格局來看,走向開放和國際是唯一的路徑,因為如同前面所說的,我們有這種國際化的先天優勢,但是好像很多人都忽略了,為何外資會大量買進台灣股票,為何有國際大企業直接站在台灣的設立新的支部落腳,然而好像先知都是外國人,好像國際的大型CEO都才有遠見,身為這塊土地的人卻喜歡往外跑,卻不知自己腳上站著的是一塊寶地。

隔一個海岸是金磚四國之一的中國大陸,一個獲利率極高的市場,但同時也是個風險很高的領域,直接登錄撈金利潤雄厚,不過卻有風險。中國大陸對外的金融體系不是很健全,且貪污嚴重,政府行政效率和體系複雜,其實這方面和巴西類似,這些會添加額外的風險,且造成的成本依然可觀,於是外資習慣先投資台灣在大陸有設廠的公司,已站在台灣的金融業為基礎,和國際接軌降低風險。其實這是一種模式,也是一種極為巨大的優勢,很多會想為什麼不直接設在日本韓國或者東南亞其他國家,首先是日本的企業力量強大且影響根深蒂固,很多企業有自己的銀行,換言之,外資要透過日本這個已經有很強的企業勢力佔據的體系並不容易,韓國的情況比較中庸,但是民族性的僵化其實依然會添加額外風險,東南亞其他國家,雖然經濟都有大幅度成長,但是一些體系的完整和與中國之經濟交流的整合度會造成風險。

台灣這個地區不一樣的原因是本身屬於很多不明朗的灰色政策,灰色結構和灰色體系之下,反而創造了更大的彈性和發展空間,同樣的台灣的經理人在和許多國家比較起來也會比其他國家了解當地和與中國以及其他亞洲的完整角度,更有在地化的思維。外資可以利用在台灣與大陸之間的貿易優惠來投資賺取獲利,法人也可以利用完整且和國際同步的金融體系操作,事實上現況是這樣,但是目前我們處在一個給人開發的被動階段,必須要轉變為自我的自知的主動將自己所擁有的變成真正的資產。

事實上台灣早在90年代就有提起遠東金融貿易中心的概念,其實這是必然的發展路徑,一昧的先安內再攘外的作法和政策是不切實際的,必須妥善的安排開放的國際化道路,才能善用這個得天獨厚的資源創造新的獲利和機會。

如何讓自己的BLOG冬眠150天呢?

一年總有四季,熊冬眠之後也會醒來,反正閒閒沒事我也來寫寫文章好嚕。
其實之所以想要動筆是因為最近發生的事情實在太多,實在太亂(非常大眾化的理由),但是我沒必要把我的部落格變成一個愛國青年的發洩領域,所以決定動筆寫些比較"自以為"理性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