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眼界在哪裡??
很簡單的問題,今天你去問一個國二生,在30秒內回答出十個國家的名字
再去問一個學國際貿易的大學生,30秒內回答出對台灣影響力最大的十個國家的名字
假如我們的教育無法讓一般在學學生知道世界上還有第十一個國家時,那麼我們的眼界不可能寬廣,一個一定要國際化的島嶼,不斷提倡(封閉?)的本土化,向心力的本土化不等於經濟的本土化,不等於交流的本土化,不等於意識的本土化,不等於眼界的本土化。
雖然說很多人可以不知道全世界有194(193?)個國家,但是一群人連個所謂的金磚四國都不知道,更不用說接下來的十一國,雖然學物理的學自然課學的去了解這些商學院的東西好像沒有幫助,但是當你所學的任何事物都要與你當下的利益有關係才有必要去接觸,這樣子的眼光未免太過狹隘。
道理不是掛嘴邊的,或許我可以慶幸,因為以一個一般的大學生而言我所擁有的想法和眼界和其他人來說比較寬廣(很多?),我知道一個思考趨勢對於我的重要性是有必要。
仔細看看吧,用網路部落格最喜歡的話題,新聞媒體,是不是就是這一回事,人家北韓飛彈你阿貓阿狗,人家泰國政變你搜購百貨,我不知道一顆長在台灣的綠豆發芽是個怎樣的新聞,我不想知道某某明星喜歡穿什麼牌子,我要知道,我們一個島現在和世界過的如何。
沒有國際觀的教育,當然搞不出什麼眼光宏大的新聞,說實話我沒時間看人家臭豆腐賣的好不好。
本土化的過度封閉。
我想問那些教育大官,國際觀的本土化,你能定義嗎???
薩哉爾璨 (Sa Za Er'Zun),藏語中的創世紀第一鐘聲,時間與空間最初的萌生之地,所有世界的的交點,所有一切的匯集,凌駕於一切之上,是虛無,也是存在,萬物真理的最初本質。
星期四, 10月 26, 200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